2.道德感的选择
孩子告状的缘由其实很多时候没有大人们想象中得以"告发"为目的,而是单纯地按照大人们所说的,看到不对的事情之后告知大人,希望不好的事情能够得到制止。这时,孩子告状的行为更多地是出于道德感和正义感的选择。
3.孩子自己无法解决
孩子告状也是在变相地寻求帮助。当孩子无法应对眼前的问题,或是不知如何面对和伙伴的冲突,他们会通过向大人告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孩子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求助,他们很有可能在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中也会告状,变得"斤斤计较"。
因此,孩子爱告状的行为或许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只是他们可能因为听话、出于道德感或者是变相求助而做出的行为而已,同时,这也使他们形成各种告状的类型。
1.引人注目型
您可能没有想到孩子告状也是为了"出风头"。尤其是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告状更容易有这层意义在其中。一个小朋友向老师告状后,其他小朋友可能争先恐后地也向老师告状。或是有二宝的家庭里也会有一个孩子为了吸引家长更多的注意而产生告状行为。
2.道德标兵型
出于最基本的"向师性"心理,孩子可以很单纯地为了"维护是非正义,追求道德平衡"而告状。比如幼儿园里吃橘子,小朋友们看到A没有把橘子皮丢进垃圾桶里,他们可能会一拥而上到老师那里告状说:"我看到小A没有把橘子皮丢进垃圾桶,他做的不对!"
3.寻求公正型
孩子在和同伴游戏、活动时如果感到不公平、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也会告状。比如分玩具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了太多积木,其他人就会和老师告状说:"他一个人把积木都拿走了,我们没得玩了。"
4.推卸责任型
推卸责任的告状十分具有社会化的色彩。尤其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大人质询孩子怎么回事,孩子会先发制人告状说:"是XX先···样的,所以我才···。"不得不说,这样抢先告状有时很有效果,大人很容易就被孩子的语言引导,反而关注先···样的那一方。
5.试探态度型
告状也能试探家长的态度。在孩子的内心预判中,某件事可能不被家长所允许,但是孩子却十分想做而其他人恰好也做了,于是孩子会向家长告状,说其他人做了某件事,以此来试探家长对事情的态度,如果发现家长没有强烈地反对,他就会跟着做。
到这里各位家长有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告状不如您之前想象得那么简单,其中的原有和类型更是多种多样。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形形色色的告状时,是顺着来还是逆着来?到底怎么应对才最合适呢?
1.酌情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如果孩子告状是为了寻求帮助,或者就是想借机把事情推给爸爸妈妈来做。对于这一类型的告状,您可以对事情进行估量,看一看孩子是否能够自己处理,如果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处理,您可以不过多地回应孩子的告状。
2.无意义的告状可以不做过多回应
对于4—6岁的孩子而言,在于同伴游戏活动的时候,告状的话常常是脱口而出,对于这种甚至没有"过脑子"的告状,家长也可以不做回应,如果您一听到孩子告状就要问一问、管一管,孩子探得您小心的态度很有可能会"变本加厉"。
3.给孩子讲清楚是非对错
如果孩子告状有偏心的表现,或是根本不顾事实对错地告状,您有必要好好地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要和孩子讲清楚这件事中基本的是非对错,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孩子告状不简单,不同的告状类型需要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应对。家长再面对孩子告状的时候就需要分辨一下孩子告状背后的"心里话"是什么,然后再有准备地"接招",相信您再次面对孩子告状可以处理得得心应手。
您家的宝贝经常向您告状吗?您对于宝贝告的状又是作何反应?其间有什么有趣的事吗?欢迎您在下留言和我们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责任编辑: